【編前語】李永昌,男,河南省嵩縣人。2001年到少林鵝坡武術專修院學文習武,主攻武術套路,在校期間曾連續三次獲得“少林十佳杰出青少年”榮譽稱號,2007年年底隨學校代表團赴新西蘭進行了為期16天的少林武術專場演出。2008年7月考入北京體育大學。獲得2008至2011三個年度的“北京體育大學三好學生”榮譽稱號和北京體育大學一等獎學金。2012年6月獲得“北京市高校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現任北京體育大學教師,并擔任國際體育組織學院(外國語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書記、團總支書記。
以下是李永昌老師今天在鵝坡武院師生集會上的演講,希望同學們從中受到啟發和鞭策!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教練,親愛的師妹、師弟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咱們鵝坡2008年的畢業生李永昌。如今,是北京體育大學的教師,擔任國際體育組織學院(外國語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書記、團總支書記、2015和2017級輔導員,負責兩個年級共240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今天,很榮幸能夠有機會作為領隊,帶著我的學生,回到母校,開展為期5天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借此機會,用一點時間,向大家做匯報和分享。10年前的2008年,8月27號,我代表鵝坡40名考上大學的同學們在這里作了發言,還領取了學校為了表彰我們給發的獎金。那時,我如愿收到了北京體育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晃十年,那是我至今最后一次在學校演講。
2001年,5月15號,我和我的親弟弟李永剛被父母送到了少林鵝坡武術專修院學文習武。我記得那個時候學校才2000多名學生,條件也和現在不能同日而語。我記得,當時報到完,拉著行李箱要去9號樓的宿舍,上坡的時候,路兩側的板報上赫然寫著兩行醒目的標語“今日我以鵝坡為榮,明日鵝坡以我為榮”,這句話,我牢記至今。這也是我今天向大家匯報的主題。
雖然,現在的我事業才剛起步,但是一路走來,我也不斷的在開拓新的道路。從2008年本科4年,到2012年研究生3年,2015年正式留在北體大,我已經帶了兩屆畢業的學生,這些學生中有考入國家體育總局工作的,也有地方政府的公務員,還有在知名的企業工作的,例如阿里巴巴、騰訊、樂視等等。體大建校65周年的歷史上,只有兩個學生考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恰巧都是我帶的學生,一個是我曾經在管理學院帶的2011級學生邊奕丹、一個是我去年在外國語學院帶的2013級學生石姝慧。他們都是我的驕傲,也是我今天想要給大家分享的原因,因為我相信在座的同學們,未來一定會從鵝坡學成歸來,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建功立業,取得屬于自己的成功。
一、建立夢想
像你們一樣,在15年前,我也坐在臺下,聽著馮宏鵬老師回到母校的演講。馮宏鵬老師是咱們創辦人的學生,現在是清華大學的教授,曾擔任清華大學體育部辦公室主任。一位非常優秀的師兄。那個時候,他在日本的早稻田大學拿到了博士學位,是少林武術歷史上的第一位博士。在拿到博士學位之前,他也像大家一樣,從小在母校學文習武,后來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體育大學,在北體大讀完了本科和研究生,然后再到日本的早稻田大學讀博。在他的分享中,當時只有13歲的我,知道了北京體育大學,并且當時心里就暗暗下定了決心,將來,我也要考上北京體育大學。如今回首,我稱那個時候叫做夢想的建立。所以,今天我給大家講的第一條就是,建議在座的同學們,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夢想,無論是做警察、當教練或者是自己創業,只要是你內心想要去做的,積極向上且充滿正能量的,都可以成為你的夢想。當然,今天的社會,高等教育已經成為了普及化教育,近些年,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如果在30年前,村里面有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那一定是全村的大新聞,可是,今天呢,大學生遍地都是,如果你沒有考上大學,那將才是村里的大新聞。所以啊,我還是建議各位師弟師妹們,一定要在鵝坡堅持到底,爭取將來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學。習大大提出的中國夢,相信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那么何為中國夢呢?我以為,中國夢就是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匯集起來,就是中國夢。因此,想要成長成才,首先要先建立自己的夢想!
二、求學做人
放假前,我給我帶的學生開年級會。會上,我給他們也解答了一個作為一名學生可能都會思考到的問題:“為什么要上學?”。這個問題,我認為梁啟超先生解答得最好。所以,今天分享給大家。梁啟超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啟超先生在1922年的課堂上,問他的學生們:“你們為什么要進學校?”,同學們都異口同聲的回答道,為的是求學問。然后,他又問道,那你們為什么要求學問?大家的回答就不一樣了。最后,他說,還是由我來回答吧,求學問為的是做人!
咱們來到鵝坡學文習武,不管是學習文化知識,還是練習武術技能,無論學的是數學、語文、歷史、地理、英語等等,不過都是做人所需的一種手段。目的就是通過學習和訓練,掌握知識和技能,形成正確的邏輯思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包容、感恩,不斷建立完善人格,用意志戰勝欲望,頂天立地做一個人!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就是講如何做人。知者不惑,就是講,你有了知識和學識,面對變化就能智慧的處理,有良好的判斷力,你就不會疑惑了。仁者不憂,講的是,你有完善的人格,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就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平衡好得失,你就不會憂愁了。勇者不懼,對咱們習武之人來說更好解釋了,我們有了勇氣和堅強的意志力,就能不懼怕任何事物,抗住一切壓力!我記得以前我們的老院長,總在全校大會上給大家講到:文無武則餒,武無文則蠻,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希望同學們和我一樣,將這句話銘記于心!
三、追求卓越
作為一名體育人,奧運會相信大家都知道。那么,奧運會的口號大家知道嗎?是的,更高、更快、更強。這個口號也是我們體育人終生的追求和目標。同學們來到鵝坡,相信一定會被學校的文化所感染,當然在平日里父母、教練、老師,也都一致要求大家好好學習、刻苦訓練。為的就是讓大家變得更好,更優秀。和你們一樣,在母校的8年期間,我也是這么過來的。通過努力的學習、刻苦的訓練,在校期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看現在我們還有“少林十佳杰出青少年”的評選,這個獎項我連續三年拿到,免除了三年的學費。像這樣的獎項還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不是拿到多少獎項,而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讓自己更高、更快、更強,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這么多年,對于什么樣的人才是優秀的人,我最認同的就是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的理念。他說,如果比做中文搜索,世界上沒有人比百度的李彥宏做的百度更好,如果比互聯網購物,世界上沒有人比阿里巴巴的馬云做的淘寶更好,他們都是優秀的人!但是,他們幾個對優秀的人有著共同的定義,那就是無論你已經多么優秀,永遠都要擁有一顆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的心!其實總結起來就是,追求卓越。追求卓越也是我們北京體育大學的校訓。不管是更高、更快、更強,還是追求卓越,最后說的都是永遠要擁有一顆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的心!希望同學們,和我一樣,銘記于心。
四、學會感恩
大家還記得我前面講到的仁者不憂吧?在人格塑造的過程中,感恩這個品質至關重要。感恩這個詞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做起來卻并沒有那么容易。哈佛大學對于感恩的研究表明,很多人把感恩當成一種付出,其實感恩本身是自己的收獲,是一種幸福。當我們突然想起某個人,曾經對你的好,內心便會涌現出一股感動,這便是一種幸福。今天,能坐在這里面對大家,我還是想要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恩之情。感恩母校對我的培養,感恩創辦人梁以全宗師、梁少宗、梁少飛院長、常福曉副院長、陳治林教練、王耀通教練、梁宏勛、梁洪亮教練,程霞麗老師、申衛娜老師、杜彩芝老師等等,在我的成長路上對我的引領、支持、關心和幫助!你們帶給我的溫暖才是我在艱辛開拓道路的源動力!
幸福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獲得幸福的路徑是什么,特別是在看臉、拜金與浮躁的社會,如何獲得內心的幸福和快樂是每個人的必修功課。學會感恩是功課中最重要的事情!
五、終身學習,追尋意義
提到學習,相信在座的很多孩子都會感到頭疼。曾經我弟弟李永剛也是一提起學習就頭疼的那一個。當時就是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我爸媽才要把他送到武校來,當時我的學習成績很好,爸媽本不舍得也讓我來,無奈,我死纏爛打,軟磨硬泡,最后才也同意把我一起送來。我想說的重點是,最后,學習成績不好的李永剛也考上了北京體育大學。所以,那些從小就定義為學習不行、成績不好、根本不是學習的料的同學們,你們千萬不要放棄自己!你們只是還沒有找到學習的樂趣和方法,只要你們能靜下心來,有想要學習的態度,你們一定會發現學習的樂趣。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真心的提醒同學們,尤其是我們體育人本來就容易被別人看作: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因此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勤奮讀書。知識改變命運,絕對不只是一句口號。大家看看我的經歷,你就會發現,如果不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獲得知識和成長,那一定就沒有現在的工作和平臺了。所以,多讀書,對于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真正熱愛讀書的人,他們知識淵博,內心平和,從來不炫耀什么,外人覺得他們孤獨不合群,其實他們精神很強大。他們會在閱讀中培養獨立的人格和獨立的思考能力,不會人云亦云。不讀書的人,即便你走遍了這個世界,也未必能看懂這個世界。他們可能會用自己狹隘的思想,低認知誤解這個世界;他們可能會輕易盲從,輸掉獨立思考的能力。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我們沒有辦法無限延續生命的長度,但卻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和厚度,讀書便是最好的方法。因為讀書,你可以體驗1000種人生。不讀書,你只能活一次。
最后,我想說的是,無論你們的年齡多大、學習好不好、練得好不好,夢想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要用一生去追尋意義。
在當今這個無限創新的時代里,快速變化的世界、日趨激烈的競爭,催促著每一個人前進的腳步,人們總是去熱情擁抱變化,但經常忘了追問意義何在。須臾不離的手機和互聯網時代爆炸的信息,讓生活變得饒有趣味。快捷便利的同時,也使許多原本重要的意義和價值越發支離破碎。我想告訴大家,在這個世界上,意義總是存在的。但是,意義需要我們持續去追尋和挖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追尋意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鵝坡精神,努力成就有價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