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文化的扉頁,文化的定義、內容、內涵、作用、力量歷歷在目。而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鵝坡武院黨支部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增強文化自信的著力點,在黨和國家“大文化、大自信”的前提下,結合學校及師生的特征、特性、特點,提出了鵝坡的文化構成,培養了鵝坡的文化思想,彰顯了鵝坡的文化精神,錘煉了鵝坡的文化品格,鍛造了鵝坡的文化風骨,開創了鵝坡的文化自信。
鵝坡的文化從校徽開始,圓形象征著鵝坡武院師生精誠團結,和諧共進、頑強拼搏的團隊精神。藍色的天空,紅色的太陽,黃色的土地,綠色葉子四種元素構成了武術文化、太陽文化、生命文化的本質特征。太陽和三片葉子的組合既像少林武術中的馬步站樁,又似漢字的“文”字,寓意著鵝坡武院“文武雙馨”的辦學宗旨。三片葉子,形似“眾”字,象征著鵝坡人眾志成城、萬眾創業;三片葉子又似展翅翱翔的天鵝,寓意鵝坡學子像“德高志遠”的天鵝一樣,在蔚藍的天空中,迎著太陽飛向理想的遠方。鵝坡的校歌高亢激昂,催人奮進,是鵝坡學生直掛云帆,追求卓越的英雄史記。由黨支部負責填詞,紅色的旋律和向上歌詞組合而成的《鵝坡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是鵝坡人》《鵝坡榮恥》等經典歌曲在校園里傳唱,從中讓同學們接受了文化和教育的熏陶。
鵝坡黨支部牽頭制定了體現黨的教育方針的、包括辦學宗旨、辦學特色、培養目標、校風、校訓等在內的辦學指導思想,是鵝坡武院教育發展事業和師生行動的指南,表達了鵝坡建設特色學校、塑造特色學生的堅強決心。
黨員活動室、黨史展覽室、黨建資料室、祖國母親復興之路數字走廊、梁氏拳坊、崇德堂、思源館、完整的制度體系、《鵝坡集團發展歷程圖片展》《嵩山少林拳法歌訣集錦》《少林武術系列教材》《教練員工作案例與分析》著作等文化陣地和文化作品散發著濃郁的文化穿透力,在文化氛圍的感召中,催生價值、實現價值、升華價值。
黨支部領導工會、團委工作,推動黨群共建。每年清明的“革命英雄故事會”、五四的“愛國主義歌詠比賽”、七一的“為黨禮贊朗誦會”、十一的“國慶師生聯歡晚會”及黨內外師生座談會,已成為“三大文化”在鵝坡文化的重要載體。
以人為本,鵝坡文化之根。鵝坡武院黨支部引領工會,關注師生的全面發展,不斷提高師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及身心健康水平。積極為師生排憂解難,多辦好事和實事,不斷改善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在事業發展的同時,千方百計增加教職員工收入,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完善幫困救助制度和資助體系,關心幫助生活困難教職員工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愛心助學活動。
和諧共處,鵝坡文化之福。鵝坡武院黨支部努力做到教育經常化、談心經常化、交流經常化,大力開發師生的自身修養、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培育豁達開朗、樂觀善良、理性平和、進取向上的心態,營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關愛的師生關系,形成與人為善、顧全大局、寬容禮讓、立人達人的處事準則和道德風尚,實現鵝坡和諧同心、人和校興的優美效果。
以武立校,鵝坡文化之威。鵝坡武院是少林武術文化的先鋒隊,堅定不移的代表先進文化(少林文化)的前進方向。以少林宗師梁以全為旗手的少林文化傳承者,挖掘少林文化,研究少林文化,傳播少林文化,弘揚少林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鵝坡武院建校幾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數以十萬計的武術人才,武術文化在校園,達到了人人知武術、談武術、學武術、會武術、愛武術的以文化人的繁榮景象。
鵝坡的文化痕跡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在校園環境里、在校園精神里、在校園育人里、在校園制度里,通過洗禮化作鵝坡的文化自信,烙記師生的高尚情懷中,校園的角角落落中,和諧雅致的發展中,孕育出強大的生命力,綻放出時代的光彩。
上一篇:鵝坡人的德行觀
下一篇:聽黨話,跟黨走,受黨益,感黨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