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武術節的氣模體育館比賽現場,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格外引入你注目,原來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武術家,本次比賽的仲裁主任,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師之一,武林界久負盛名的泰斗級人物,鵝坡武校創始人梁以全先生。

今年已經88歲高齡的梁以全,頭腦清晰,思維敏捷,滿頭銀絲見證著其發展武術永不停歇的腳步。“現在很少出遠門了,每天都是學校和家里兩點一線。年齡大了,耳朵有點背,和你們交談需要助聽器這個‘秘密武器’ 了。”見到熟悉的老朋友,梁老幽默地和記者打招呼并如數家珍地聊起來。
作為武術節的“常客",梁以全幾乎每屆都參加,談到今年的武術盛會,梁以全動情地說:“今年的外國朋友明顯多了,水平也有很大提高,說明武術在世界已經相當普及了。這次鵝坡武校的學員參加了本次比賽,其中最小的一個學員僅有五歲,水平也相當不錯,不能讓我們武術界后繼無人啊。”
傳播少林武術,興辦武術教育是梁以全先生難以釋懷的情結。1995年梁以全先生光榮離休,但他退而不休,創辦了少林鵝坡武術專修院,繼續為國家培養少林武術人才。而梁老先生培養的少林武術弟子,早已遍布海內外。
如今,梁老先生雖已耄耋之年,但仍然保持著練功的習慣,晨練、晚練是每天的必修課。清晨,梁老先生跟往常一樣來到武術學校。此時學生們正要開始練功。梁老先生快走到學生們中間,親身傳授技藝。即使在工作、社會事務繁多的情況下,梁老先生每天仍堅持親自深入到學生中間指導。談到自己參加首屆武術節,梁老先生情不自禁地起身比畫起來:“首屆武術節時,我當時雖然已經61歲,但接到讓我上場為國內外嘉賓表演的通知后,心里還是很激動,很高興!”
近年來,梁以全宗師在創辦鵝坡教育集團、光大武術精神的同時,還十分關注家鄉駱駝崖村的各項事業,他常年春節慰問老人、幫助貧困居民,為村里捐資修路、捐資助學、建文化廣場和梁家祠堂。2017年,梁以全宗師投資近2000萬元,在家鄉東華鎮興建梁氏拳坊,重現了少林武術在梁家的興起、傳承、挖掘、整理、發揚、光大的光輝歷程。
梁氏拳坊是在梁家老宅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占地面積2556平方米,建有接待室、展覽室、教室、老拳坊、老住宅、碾磨坊、牲口房、廚房、傳達室、會客廳等建筑。梁家老宅是一所典型的中原農家宅屋,是梁氏武術世家居住兼練功的場所。始建于19世紀40年代,距今有170余年。梁氏十五世祖梁海水與其子少林宗師梁以全都長期在此居住。1947年曾進行過一次修繕。今年梁以全宗師又重修老宅,并擴大規模,完善功能,建設了供世人參觀游覽的梁氏拳坊,以溯梁氏之歷史,以念前輩之功德,以啟后人之奮發。
從2010年第八屆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開始后,梁老在日常武術教學工作中心開始轉移到對鵝坡師生進行傳統少林武術的挖掘、整理和傳承。2011年,在校內專門建設了傳統功法訓練場。2012年,81歲高齡的梁老編纂出版發行了《嵩山少林拳法歌訣》。2015年,梁老牽頭,組織傳統少林武術之一的梁氏少林武術猩猩怪傳承人群體,包括他的長子梁少宗、次子梁少飛,孫輩梁洪勛、梁洪亮等人,集體創作了三幕武術情景劇《猩猩怪闖山門》在舞臺上表演,中央電視臺、河南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多次進行深入采訪報道。2016年10月16日,已被評為登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梁氏少林武術猩猩怪在第十一屆中國鄭州國際武術節迎賓式正式亮相就贏得了滿堂彩。
談到本次武術節在登封的舉辦,梁以全更是臉上寫滿喜悅,臨別時梁老自信地說:“武術節架起了登封與世界的橋梁,讓武術之鄉更聲名遠播,未來登封要打造世界聞名的功夫之都,前景不可估量啊。作為武術的傳承者,盡管由于身體原因不在一線,但我會不遺余力,做好武術的傳承和發展,為中華武術在世界的發揚光大而竭盡全力。”
這就是梁以全老先生,他是少林武術傳承人,也是少林武術傳播人。作為少林武術研究者,他編寫了第一本少林武術專著;作為少林武術開拓者,他創辦了全國第一所以傳播少林武術為主的學校;作為少林武術教育家,他創辦的鵝坡教育集團培養了一批批的武術人才。
一身正氣在人間,梁以全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